同德县政府网

中  文  名:同德县政府网

官        网:http://www.tdx.gov.cn

地        址:尕巴松多镇西大街16号

车牌:青E

区号:0974-8591513

政府网简介

  同德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处海南、黄南和果洛三个藏族自治州的交接处,隶属于海南州人民政府。省道西久公路自北向南贯穿全境,黄河由东向西以半环状绕县半周。县城所在地尕巴松多镇海拔3060米,距州府恰卜恰镇256公里,距省会西宁市282公里,县城常住人口约9000人。

  气候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县内最高海拔4671米,最低海拔2648米,平均海拔3660米,年均气温0.4℃—0.6℃,年均降水量440mm,无绝对无霜期。全县总面积4758平方公里,辖2镇3乡73个行政村,2009年,总人口6.1万人,居住汉、藏、回、蒙、土、撒拉等民族,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3%。

  2004年,同德县被国家列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涉及3乡镇25个村2886户1.59万人,规划总面积为317.44万亩,占草场面积的56%,在黄河上游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制沿革

  同德县历史悠久,先秦为西羌地,汉末为赐支河曲烧当羌居住地。

  西晋永嘉末年(公元313年),为吐谷浑活动地。隋大业五年(609年),属河源郡赤水县(治今兴海县桑当乡夏塘古城)。

  唐龙朔三年(663年),地入吐蕃,并置独山军,与唐抗衡。

  五代至宋时仍为吐蕃脱思麻管辖。

  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隶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治今甘肃临夏市),归必里卫万户府(驻今贵德)节制。

  明洪武六年(1373年),属朶甘行都指挥使司赞善王封地,由答思麻万户府管辖。明洪武八年(1375年),归德守御千户所隶西宁卫,其地亦属之。

  明神宗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后,成为蒙古贵族固始汗和硕特牧地。

  清雍正三年(1725年),朝廷将青海蒙古各部划为二十九族,今同德为和硕特南左中旗,以蒙古牧民为主,蒙藏杂居。后来蒙古族有的移牧别地,有的被藏化,后又由甘南、川北等地迁来部分藏族牧民。

  清末,又从尖扎、化隆迁来部分藏族牧民,民族遂以藏族为主。

  民国二年(1913年),改置贵德县,同德亦属之。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由贵德县析置同德县,取“边民同服中央德化”之意,县府驻拉加寺。

  1949年10月6日,同德县和平解放。

  1950年7月,成立同德藏族自治区,隶青海省人民政府,

  1951年设同德藏族自治区。1953年改设同德县,隶海南藏族自治区(州)。

  1959年划归果洛藏族自治区,1962年复归海南藏族自治州。

  行政区划

  2000年,同德县辖6乡,县府驻尕巴松多(在巴水乡境内)。其中各乡镇:巴水乡、巴沟乡、谷芒乡、唐干乡、秀麻乡、河北乡、尕巴松多未批镇、省牧草良种场虚拟乡。

  2001年1月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复:撤销巴水乡,设立并命名为尕巴松多镇。

  2001年底,同德县辖1个镇、5个乡,72个村(牧)委会。

  2005年,同德县辖1个镇、5个乡:尕巴松多镇、巴沟乡、谷芒乡、唐干乡、秀麻乡、河北乡。

  2006年8月,经青海省政府批准,海南州将原有的40个乡镇调整为36个乡镇,其中:撤销同德县唐干、谷芒两乡,合并设立唐谷镇,镇政府设在原谷芒乡政府驻地谷芒,实行镇管村体制。

  2009年,同德县辖2个镇、3个乡:尕巴松多镇、唐谷镇、巴沟乡、秀麻乡、河北乡。

  位置境域

  同德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周边与贵南县、泽库县、河南县、玛沁县、兴海县五县接壤,隶属海南藏族自治州,地处海南、黄南和果洛三个藏族自治州的交接处,全县总面积4758平方公里,省道西久公路自北向南贯穿全境,黄河由东向西以半环状绕县半周。距州府恰卜恰镇256公里,距省会西宁市282公里。

  地质地貌

  地处青海高原东北部,黄河九曲十八弯的第二个弯曲部,东南高,西北低,中部平坦,为滩地草原。县内最高海拔4671米,最低海拔2648米,平均海拔3660米,县城所在地尕巴松多镇海拔3060米。

  气候

  同德隶属青海省海南州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九曲黄河第二曲,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大气稀薄,干旱少雨,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候温凉寒冷,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凉爽,秋季阴湿多雨,冬季漫长干燥。年平均气温0.4℃,年降水总量430毫米左右。

  水文

  同德县境内除黄河外河流众多,按其流域分布,大致可分为居布日河、巴曲河、江前水、将群水、茨哈和水、尔多水、德合索水、哇卧水、赛欠水、果寿水、多尔根水等十一大水系。境内共有干、支流48条,入境水4条,出境水3条,累计55条,全长1618.8公里。以黄河为主干,犹如茂密的树枝,遍布全县境内,流域面积为750.2万亩。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同德因地形、地质、气候诸因素的影响,地下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南部山区地下水资源丰富,约占全县总量的62.01%。由于沟壑深邃,崖谷纵横,多以基岩裂隙水或泉水外露,形成众多河流的发源地或补给支流。中部盆地和河谷地区,仅占全县地下水总量的31.42%。其潜藏深度,滩地一般在50米以内,在巴曲河和尕日干河谷一带,基本上都在20米以内。部分因受巴曲河和尕日干河的强烈切割,赋存条件遭到破坏而且呈开启性质,以沼泽和泉水形式,溢出地表。

  植物资源

  同德县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常见植物有38科98属182种。主要有乔木科、莎草科、百合科、菊科、豆科、柏科、杨柳科、十字花科、蔷薇科、毛莨科、龙胆科、麻黄科、蓼科、报春花科等。优良牧草:紫叶针茅、克氏针茅、大针茅、紫羊茅、鹅观草、扁穗冰草、早熟禾、垂穗披碱草、双叉细柄茅、藏异燕麦、芨芨草、青海固沙草、线叶嵩草、高山嵩草、矮生嵩草、异穗苔草、细叶苔草、黑褐苔草、冷嵩、茵陈草、猪毛嵩、美丽毛风菊、赖草、雪白委陵菜、多茎委陵菜,黄花嵩、黄芪、华扁穗草、珠芽蓼、蒲公英、天蓝韭等。毒草:狼毒、醉马草、甘肃棘豆、黄花棘豆、露心乌头、伏毛铁棒锤、翠雀花、黄帚橐吾、批针叶黄花、马先嵩、龙胆、高原毛莨、高原唐松草等。药材:冬虫草、党参、秦艽、黄芪、大黄、贝母、雪莲花、羌活、黄花杜鹃、茜草、黄莲、木藤蓼、短叶石刁柏、当归、龙胆草、枸杞子、狼毒、黄精、车前草、锁阳、甘草等;药用树木:灌木有玫瑰、圆柏、毛果旱榆、山杨、黄花铁线莲、短叶锦鸡儿、金露梅、珊瑚刺、绣线菊、沉香等。

  动物资源

  同德县有兽类:狍、獾、黄羊、石羊、麝、棕熊、狼、马鹿、白唇鹿、野猪、豺、旱獭、金钱豹、雪豹、猞猁、苏门羚、草猫、狐狸、砂狐、兔、水獭、及各种鼠类。禽类:百灵鸟、云雀、喜鹊、沙丘鸭、乌鸦、杜鹃、燕子、鹰雕、雪鸡、天鹅、啄木鸟、雉、石鸡、麻雀、秃鹫、斑头雁、斑鸠、黑颈鹤、岩鸽、兰马鸡、红咀山鸦等。鱼类:无鳞湟鱼、草鱼、青鱼、花斑鲤、厚唇重唇鱼及边扁齿鱼等十余种。昆虫类:蝴蝶、蜜蜂、蝇、蚊、蝗虫、毛虫、蜘蛛、螨、蜻蜓、萤火虫、红蜘蛛等四十余种。爬行、节肢、两栖类:青蛙、蛇、蝎等。

  矿藏资源

  同德县矿产资源:县境内矿产资源分布,由北向南基本可分为四个集中区,即巴曲北部显龙沟至牧羊沟一带的金铅锌锑资源集中区,巴曲流域砂石、粘土建材非金属矿产集中区,巴曲南部受中铁断裂控制的贡布—直亥买汞、钨、锑、金资源集中区,南部的合哇—石藏寺一带为铜铅锌金资源集中区。1、穆黑汞矿:位于同德县驻地以南35公里处,矿床在L1、L3两含矿裂隙中探明金属储量1300吨。2、沙尔诺汞矿:位于同德县驻地以南30公里处,已探明表内汞金属储量744吨。3、显龙沟—牧羊沟金锑矿:位于同德县驻地西北约70公里处,经普查,锑金矿石70000吨,金属量400千克,锑4000吨。金矿石量789600吨,金属量3387.13千克,品位4.363克/吨。4、克穆达钨锑矿:位于同德县驻地东南50公里处,矿石类型有:辉锑矿石、白钨矿石和钨辉锑矿石等,以探明钨矿石量221600吨,金属量530吨,锑25800吨,金属量46.9吨。5、石藏寺金矿:位于石藏寺附近,金矿矿石量720000吨,金属量3200千克,品位4.55克/吨。

  人口民族2009年,总人口6.1万人,居住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民族,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3%。

  经济概况综述

  2013年,同德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78亿元,比2012年增长15%;完成县属固定资产投资12.87亿元,比2012年增长41.8%;完成工业增加值2442.2万元,比2012年增长33.6%;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71万元,比2012年增长22.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亿元,比2012年增长11.2%;实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494元,比2012年增长18.32%;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万元,比2012年增长12%。2012年上半年,同德县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9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11%;完成县属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较2011年同期增长10.6%;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56万元,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67.79%,比2011年同期增长1%;完成财政支出26730万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0.2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570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230元,比2011年同期增加795元,增长11%;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120万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9%;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70万元,比2011年同期增加1300万元,增长18%。

  第一产业

  2013年,同德县高产青稞、双低油菜、小麦、蚕豆、薄皮核桃等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建设面积达到1.36万亩,种植业良种化率达到80%以上;完成牧草种植14.8万亩;粮油作物总产达1.63万吨,同比增产3391吨;农业生产总值达7.94亿元,同比增长5%。积极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努力促进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共引进良种土鸡2000只、珍珠鸡400只、獭兔300只、种公牛430头,组建种牛核心基地4个,核心群规模达到320个,能繁母牛规模达到1.6万头,牲畜良种化率达到65%以上;年内育活各类仔畜41.02万头(只),出栏各类牲畜39.66万头(只),牲畜出栏率为43.9%。

  第二产业

  2013年,同德县工业增加值完成2442.2万元,较2012年增长33.6%。同德县有机良种牦牛繁育示范园、现代农业科技观光示范园、草产业加工储备示范园“三大产业示范园”全面建成。新建饲草料贮备站1处、饲草料加工厂2处、专业养殖小区32个、贮草棚46座,组建农牧区专业合作组织9个;新建畜用暖棚5187座、日光节能温室50栋、围栏200万亩,购置各类农机具338台(件)。新村、上阿格等5村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基本完工,完成土地整理5020亩。

  第三产业

  2013年,同德县投资2500万元建设县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投资77.8万元新建旅游厕所3座。同德县12家农家院中四星级4家,三星级2家,二星级2家,准备评星的2家。

  社会事业文化事业

  2013年,同德县投资165万元的发射台防雷接地配电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100万元为3乡镇文化站和5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7座寺院配备了文化演出服装、乐器、书柜、篮球架等文体设备。共置换安装广播电视村村通1796户、广播电视户户通1122户。

  教育事业

  同德县共有中小学校11所,2013年,投资8386万元的校舍安全工程和教学仪器设备配置及信息化建设项目全面完成,标准化学校和农牧区幼儿园改扩建项目进展顺利。共核拨义务教育保障经费、营养改善、教育奖补等各类教育惠民资金3898.4万元。

  医疗卫生

  同德县医院主要有同德县人民医院和同德县藏医院。2013年,同德县投资408万元的县疾控中心实验室、巴沟乡卫生院业务用房、社区卫生室和800座卫生厕所建设项目全面完工;投资1680万元的新区人民医院住院楼和秀麻乡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投资139万元为县人民医院和县卫生监督所配备了医疗办公设备。

  社会保障

  2013年,同德县实现新增城镇就业5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完成各类人员培训2305人(次),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556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0.29亿元。共发放城镇低保金1134.8万元、农村低保金1357.8万元、养老保险金653.34万元、五保供养金129.9万元、孤儿生活保障金86.4万元、高龄补贴110万元、城乡重度残疾人补贴50.2万元,共报销大病医疗救助资金508万元,受救助人数达1496人(次)。发放租赁补贴145.86万元、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400万元、创业小额担保贷款477万元,发放救灾救济金37.34万元、临时救助金8050元、救济面粉32.8万斤。

  基础设施

  2013年,同德县全年共开工建设项目244项、14.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87亿元,比2012年增长41.8%,实现新增通村公路384公里,四级油路28公里,硬化道路54公里,建成农村便民桥梁6座。共改善农田灌溉面积8740亩,共解决1.16万人、20.1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共解决7247户(其中包括光伏电源4925台)农牧民的用电问题。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项、4.1亿元,到位资金1.47亿元;对口支援力度明显增强,借力发展,开放融入的新局面初步形成,落实援建资金4713万元。